
从贤达校园到狮城课堂
IPP 2+2项目的“双向成长记”
王弘轩
IPP 2+2 项目 2024 级 2 班
在校期间始终保持专业排名前10%,凭借扎实的双语能力和学术素养,通过 IPP 项目阶段性考核,顺利升入大二年级。


初遇贤达:种下国际化的种子

初遇贤达的日子,总带着些微甜的慌张。云窗雾阁的教学楼里,第一次听见双语板书的回响;干净整洁的宿舍里,来自不同城市的我们对着“寝室公约”讨价还价,最后在“轮流倒垃圾”的条款下笑成一团。生活老师敲开宿舍门时递来的感冒药,问卷调查里精准匹配的“熬夜党”舍友,让这座位于上海中心的校园,很快从“陌生”变成了“家”。

课堂上的蜕变来得更具体。100%海外背景的老师带着我们从“用中文解释英文概念”,慢慢过渡到“用英文辩论商科案例”。这种“双语→全英文”的渐进式教学,像给我们搭了座平稳的桥,让后来新加坡研学的全英文课堂,少了些措手不及。


狮城课堂:让世界成为教科书

2024年11月的新加坡,当IPP项目的同学们走进英国伯明翰大学(新加坡管理学院)的教室,商学院教授 Hazel Westwood 女士在开幕式上致辞,她鼓励学生在学术道路上坚毅前行,不惧困难;学会批判性思考,勇于拓展学习边界;重视团队协作与知识共享,用多元思维激发创新。在为期两天的微课程中,同学们进入设计思维、生成式 AI 及数字化运营三个模块的学习。

课程结束时,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新加坡管理学院)的 Thum Cheng Cheong 老师和王佳黎老师为同学们颁发了结课证书。

研学之旅不仅充满学术挑战,还有轻松惬意的文化体验。


致学弟学妹:
把两年过成撬动世界的支点

站在旅程的中途回望,想对即将踏入贤达的学弟学妹说:IPP项目的每一堂课、每一次实践活动,都是为了让你在走向世界时更有底气。
IPP 2+2的“+”号不是简单的时间叠加,而是国内扎根与海外生长的乘法。当你在贤达适应了全英文教学,在新加坡就能更专注于吸收知识;当你在国内学会了时间管理,在海外面对紧凑的课程时就会游刃有余。
愿你在虹口的清晨里踏实积累,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勇敢绽放——因为IPP项目给你的,从来不是一条现成的路,而是让你有能力走好每一段路的底气。
-END-
国际教育学院
IPP 2+2国际课程
摄影:王弘轩
撰稿:王弘轩
初审:杨丹
终审:林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