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学年
国际教育学院
秋季学期教职工大会


9月26日,国际教育学院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会议以传达《上外贤达学院教育综合改革三年行动纲领》文件精神为主线,系统盘点了开学初各项工作,精准锚定新学年目标,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上外贤达学院副校长兼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陈应、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
陈应院长对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在新学期开学季的出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国际教育学院正站在学校办学二十一周年这一新的里程碑起点上,国际教育学院将对标学校《教育综合改革三年行动纲领》,系统规划各项工作的改革路径。学院将继续坚守“一切以服务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并对全体教师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入学习领会纲领精神;二是主动担当作为,将改革要求融入日常工作;三是积极提升多元能力,助力学院与学校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助理林燕老师向全体教职工展示学院最新教科研成果,其中不乏发表核心论文,获批SQA优质课程等亮眼成果。随后,她深入解读了学院最新的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改革方案。通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进课堂、聘任“校友导师”等系列举措,推动教学内容与产业标准深度融合。她强调,改革不仅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就业竞争力,也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通过与企业联合开展课程开发和科研转化,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与专业服务能力。

国际课程中心主任叶欣以“AI 赋能、双课堂融合”为主线擘画新学年蓝图。教学上,引入生成式 AI 助手,打造“师生共探、人机协同”智慧课堂;学生培育上,做好第一课堂知识培养,将第二课堂图谱化、项目化、评价化,托举学生综合素养跃升。他强调,课程中心将教育综合改革三年行动纲领精神融入课程与活动,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为学院内涵式发展供能。

院长助理李强指出,新学期继续将“立德树人”贯穿育人全链,锻造一支专业化、有温度的学工团队。德育改革再深化,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体系。同时,跨界融合,把心理辅导嵌入学风建设,为学生成长提供“一站式”能量站。本学期,学院重点孵化品牌活动“青听·我们在你身边”,精准对接学生诉求,让育人工作既有质感更有温度。

陈韬副院长积极肯定了学院项目多元发展的成效,指出多样化的升学路径有效满足了学生及家庭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升学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球升学提供了有力支撑。他表示,新学年学院将继续优化项目专业设置,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与全球竞争力培养,提升课程的前瞻性与适应性。同时,学院将加速推进“多国别项目矩阵”布局,拓展与海外优质高校的合作网络,打造更加灵活、互通、高质的国际化教育平台,助力更多学子实现全球求学梦想。

李舒愫副院长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学习学校最新人事政策,并通报了新学期教学运行情况。她指出,当前教学秩序平稳有序,学生到课率良好,但需持续排查教学场所设施,进一步强化全员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严守教学育人规范。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学校治理的参与者和责任人,必须将“一切以服务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写进值班表、落在检查中。要坚持制度规范为“硬约束”、文化建设为“软支撑”,双轮驱动、同向发力,共同打造主动作为、协同补位、守土尽责的育人生态。

会议最后强调,全体教职工要以《上外贤达学院教育综合改革三年行动纲领》为行动指南,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行动,奋力书写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国际教育学院
摄影:林跃
撰稿:吴孟熹
初审:朱佳静
终审:林燕
